|
我会党支部书记单位—根创乡美集团项目入选全国典型案例2024年9月10日,自然资源部在重庆市召开全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经验交流会,会上发布了第二批全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15个典型案例,我会党支部书记单位—根创乡美科技发展集团承接的重庆市涪陵区大顺乡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项目成功入选。 重庆市涪陵区大顺乡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项目(以下简称“试点项目”)2020年纳入自然资源部首批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2021年,试点项目入选重庆市首届生态保护修复十大案例,同年入选重庆市自然资源类优秀工程设计成果。 千丘榜梯田 【项目特点】试点项目以“多规合一”为切入点,通过整合项目、聚集资金、协调用地布局,形成建设规划“一张蓝图”,促进了部门间协同配合和土地资源高效利用。在工程规划设计中,该试点坚持“以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理念,采用生态化、低冲击的柔性规划设计手法,开展生态化的整治工程;在实施推进过程中,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部门间紧密配合,村民积极参与乡村治理工作;在涉及群众切身利益方面,主动加强沟通交流,尊重群众需求,涉及利益分配的,坚持自愿原则,采用民主议事和协商等方式民事民办;在产业导入方面,围绕“一张蓝图”规划的产业布局,以解决企业生产生活用地难题,吸引社会资本发展特色产业,以农文旅和红色教育为切入点,打造“绿色+红色”经济。 排水溪沟 【整治内容】试点项目通过实施台面重构、田块归并等土地平整工程,实现小田并大田,促进了耕地集中连片,实现小微型农机化率由53%提升到78%。修建田间道、生产路、农产品堆放平台和农资集散地等基础设施,农户公路通达率和田间生产道路通达率均达到100%。采用树篱、草带、花带等要素组成的半自然生境作为农田缓冲带,建设柔性农田边界,降低农作物病虫害、防止水土流失和吸收分解有毒物质。维持河道沟渠自然形态,随弯就弯,沟底种植沉水植物吸收径流水中氮磷养分。排洪沟采用“底部浆砌石+上部生态袋”结构,在满足排洪需求的情况下,提高生物多样性,营造美丽乡村景观。 共享农庄 【整治效果】整治后,试点区农田耕作条件得到有效改善,耕作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明显降低,耕地利用率达到100%,新增土地流转2750亩,农田耕作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借助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东风”,试点地区的土地闲置建设用地被有效盘活,林下空间复合利用,打造以“一屋、一院、一田园”的特色休闲“田养”民宿,提供住宿、餐饮、会议等服务。依托名胜古迹,结合试点区梯田观光、农耕文化体验等特色农业,以及自产稻米、灵芝、黄精、石斛等名贵养生中药材,打造农耕体验、休闲观光、健康养生、红色研学等特色品牌产业。带动了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和当地就近就业务工,促进了村集体和农户增收致富,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了乡村振兴。 生态灵芝 根创乡美集团紧紧围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开展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等全过程服务,主导编制了《大顺乡乡村振兴总体策划》、《大顺乡乡村振兴先行区规划》、《大顺乡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项目规划设计方案》,并设计、建设和运营了“天河寨•共享农庄”产业项目。聚焦拓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资金来源、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实施后产业可持续发展和当地百姓增收致富展开具体实践,探索形成了“规划融合+项目整合+资金聚合+产业复合”的项目实施模式和“市场订单+企业牵头+集体示范+农户推广”的产业落地模式。未来集团将持续致力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技术咨询、设计建设、产业运营系统实践,为生态文明建设、乡村全面振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