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松下集团创始人:小事件与大智慧这是一件发生在20多年前的事,那时,我担任公司社长。我们准备从美国引进干电池的生产技术,去美国参观了向我们提供技术支持的新厂。那是一座在当时堪称世界一流的电池生产厂,自动化生产很精细。我们若要全套引进,当时还不具备相应的条件。回到日本后,我和大家商量技术引进的问题,争议很大。 于是,我们把对方请到日本,考察了我们的工厂。双方进行了综合论证,但在最后,却没能达成协议。当时,对方提出要收取百分之二的技术指导费,这倒不是大问题,可是除了干电池以外,对方连包装箱也要收取百分之二的费用。我们提出异议:包装箱与技术指导毫不相干,但对方未予理会。技术主管说:社长,放弃这次技术引进吧!把这笔费用投入到自行研发上,可能会获得更高的技术成果! 我问他:从现在开始研发,需要多长时间呢?如果投入了研发费用,却没能拿出成果,那又怎么办呢?他回答说:不会的,我已下定决心要研发出来! 就这样,我们决定放弃引进美国技术,依靠自己的力量开发干电池技术。最后,我们超过了美国同类产品以及各种关联产品,当年,成了向世界输出技术的公司。现在回想,若没有那个重要转折,我们是不会有今天的成就的。经营的迷人之处,就在于开发那无人涉足的领域。 不要拘泥于学问 学问终究只是人类的工具。要认识到自己的自主性,不要拘泥于学问,不要被学问所牵制。我从未接受过正规教育。9岁那年,上小学四年级后,我辍学来到大阪,开始在店铺做学徒。当然我自己并不愿意这样,上学的愿望比谁都强烈。 现在我还记得,在我做学徒的那家店铺正对面,有一户人家,他们也有一个和我同龄的孩子。每天早上,当我在店里打扫卫生时,总能看见那个孩子身穿校服,一边说着“我去上学了”,一边走出家门。每当这时,我都羡慕地看着他的身影。我也想上学,但当时家里的状况实在不允许。现在回想起来,没能如愿求学,反而对我大有帮助。 我自己出来创业后,渐渐有越来越多的人来公司工作,我觉得这些人都比我强。我没上过学,不懂的东西很多,而公司员工都是从学校毕业的,受过教育,我理所当然尊敬他们。 很自然,我会经常倾听员工们的意见。正是我的这种态度,使员工们纷纷发挥出各自的智慧和力量。公司不是靠我一个人的力量,而是靠大家的力量逐渐发展起来的,这就是众智经营。我想这就是松下能稳步发展的重要原因。当然,我并不是说学问是无用的,学问的重要性就无需再说了。正是有了众多的先人钻研学问,才有了现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今后,学问的重要性还会更加突出。 虽然学问越来越重要,但我认为不拘泥于学问更重要。学问很重要,但完全被它牵着鼻子走,没有学问什么事都不干,这反而不是个好现象。学问虽然重要,却不是唯一的道路,条条大路通罗马,要灵活地看待问题。 近来,社会上有很多人忽略了这一点,往往拘泥于学问,被学问所牵制。学问也好,通过学习获得的知识也好,都不过是我们生活和创新的工具,恰当地使用能够提高绩效,错误地使用则会带来危害,有时我们恰恰是败在自己的学问上。如果我们能认识到,学问、知识仅仅是生活的工具,就不会被它牵制,而能够正确、灵活地驾驭它。我们也要在驾驭学问的同时,不断成长。遗憾的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看清这一点。 在对学历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很多人都在追求更高的学历,但要记住,不要被无用的学问牵制,要正确地驾驭学问。 勿使物泣 我们应当认识到每一样东西的特点和价值,根据其价值恰如其分地对待它们,真正发挥出它们的特点。我在一篇文章中说过,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有益于人的生活。因此,我们应该竭尽全力利用好每一样东西。 要想利用好每一样东西,具体应该怎么做,有没有窍门呢?这让我想起了一件趣事,故事的主人公是坂田三吉。坂田三吉是一位将棋高手,明治初年生于大阪市,他一生不会读书写字,自学成才,升至八段,去世后被追赠为名人。十七世纪时,将棋开始采取家元制王将。 在以坂田三吉为原型创作的电影《王将》中,有这样一个场景:当主人公看到一个难以再被移动的银将时,自言自语道:银将哭了。这句话引起了我的思考:大师说的话就是不一样啊! 将棋是按照一定的规则来进行的游戏。按照规则挪动一个个棋子,一步一步将死对方的王将就能获胜。要赢得一盘棋,必须清楚每个棋子的特点,并灵活地将其特点发挥出来。每次都能做到的人,就会被称做大师、行家。 我想,坂田三吉每次对局时,都倾注了极大的心血,所以,才会认为在棋盘上没能充分利用银将。“银将哭了”这句话,说明当时坂田三吉正千方百计地思考如何发挥银将的特点,所以,他才会觉得仿佛听见了棋子的哭诉。 我对将棋没有太深的研究,仅知道规则而已,在这里随意解释坂田三吉这位大师的话很是冒昧。然而,从我自己的经验看,这种解释未必是错的。我认为,在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应该抱着三吉对棋子的认真态度。 我在工作中,也仿佛听到设计的样品在向我诉说什么。只要一心一意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就一定能听到产品无言的诉说,而在这种情形下生产的产品,大都能上市,成为合格的商品。世上之物都如棋子一般,具有自己的特点和天性,都期待着在生活中大显身手。我们应当认识到它们的特点和价值,恰如其分地对待它们,让它们发挥各自的特点,这样我们的生活才能进步。 勿使物泣!我们要合理地利用每一样东西。 人情微妙 人的心理有时靠道理是说不清楚的。认识到人情的微妙,在做事时注意自己的行为措辞,才能构筑起和睦的人际关系。 仔细想来,人的心理的确很不可思议。人情的微妙,说的就是高兴、悲伤、愤怒、得意、失落等情绪,它们都是在微妙的情感牵动之下的心理变化。我们如果想要心情愉快地共同生活,就要学会互相知晓、理解彼此的想法。 我听过一个故事,在明治初期,那时政府刚准备征收所得税。当时,在大阪南城的宗右卫门町有一家名叫富田屋的高档茶馆。有一天,大阪税务署邀请大阪知名商人,也就是当地的有钱人来这里做客。 这些商人虽说是来做客的,但毕竟邀请方是政府,当时政府权力要比现在大得多,所以他们内心有些不安,毕恭毕敬地坐在那里。不一会儿,一个税务署长模样的人走了进来。他不是径自走向壁龛前的正座,而是突然在末座上就坐。“今天特意邀请各位来,不为别的,就是为了政府下令按照各位的收入征收所得税的事情。拜托了。”说后,他好好地款待了来客。 听了这个故事后,我体会到了人情的微妙。在那个官尊民卑的时代,制定一项新税制,只需要发一个通告或将政府的命令发下去,就可以执行了。然而,税务署长却郑重地以礼相待,亲自说明宗旨,希望得到协助。这种做法的确充满了人情味,使人心中充满温暖。 我觉得,充满人情味的态度和关怀,在日常生活中是极其重要的。 有求于人的情况无非两种,一种是光靠利害关系就能办成,一种是只靠利害关系是办不成的。如果提出请求的人,态度蛮横或傲慢,那么即便是对自己有利的事,我也会断然拒绝。而有时,即使对自己的利益有所损害,但提出请求的人,态度非常礼貌、诚恳,最终我还是会被他的诚意所打动,接受他的请求。人的心理非常微妙,不是光靠道理就能说清的。 (责任编辑:韦学磊 来源:IT时代周刊 ) |
|